一场技术亮相,意外演变成 “自证清白” 的焦点事件。11 月 5 日,小鹏科技日上,IRON 人形机器人以流畅到酷似人类的 “猫步” 惊艳登场,却在 24 小时内被推上风口 —— 不少网友质疑 “外壳里藏着真人”,“真人套壳” 的猜测在社交平台快速发酵。
为打破质疑,小鹏的回应果断且直接。11 月 6 日上午,何小鹏率先发布一镜到底无剪辑视频,镜头下机器人完整复刻 “猫步” 动作,工作人员拉开其背部维护拉链,内部整齐排列的晶格肌肉组件、布满线路的控制器等机械结构一目了然。但少数网友仍持观望态度,认为 “静态展示不足以证明运行时无隐藏设计”。
争议的高潮出现在 6 日晚的小鹏汽车发布会上。原本聚焦汽车技术的发布会,中途画风一转,一台通电运行的 IRON 机器人被推上台。“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机器人通电时剪开它的‘皮肤’,希望这是最后一次需要这样证明。” 何小鹏声音略显沉重,讲到动情处甚至哽咽。随后工作人员手持剪刀,当场剪开机器人小腿的仿真覆盖件,露出金属骨骼框架、驱动杆等核心机械结构,而机器人仍以稳定姿态完成迈步、转身动作,用实际运行状态击碎质疑。
现场 “解剖式” 展示迅速引爆全网,相关话题接连登上热搜。何小鹏在发布会现场感慨,外国企业的技术成果往往能获得赞誉,而中国企业的创新却常被轻易贴上 “造假” 标签,做科技研发本就不易,这样的质疑让人无奈。这场争议也为小鹏带来了超高关注度,不仅收获大量网友对技术实力和坦诚态度的认可,更推动其港股股价直线拉升,最新市值约达 1704 亿港元。
随着质疑消散,小鹏 IRON 机器人 2026 年底实现规模量产的计划也成为行业焦点。这场 “剪腿自证”,既展现了小鹏的技术底气,也让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环境引发更多思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