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 版重磅发布,积极应对 AI 发展新挑战

在 2025 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一则消息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广泛关注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 版正式发布。这一举措意义重大,彰显了我国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方面与时俱进、积极应对新态势的决心。

自 2024 年 9 月《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 版发布后,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广泛关注。但在过去一年间,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高效能轻量级开源模型不断涌现,智能体应用日益普及,AI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各行业深度渗透。这种迅猛发展在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也滋生了诸多新的安全风险与治理难题。比如,随着 AI 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金融诈骗手段借助 AI 技术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在医疗领域,AI 辅助诊断系统的准确性和数据安全性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有效应对这些新机遇与新挑战,在国家网信办的精心指导下,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充分发挥牵头作用,联合众多人工智能专业机构、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共同对原有的框架进行升级完善,最终推出了《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 版。作为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文件,2.0 版以 2024 年的 1.0 版为基石,紧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实际应用情况。它持续追踪风险变化,进一步完善优化风险分类体系,深入研究探索风险分级机制,对防范治理措施进行动态调整更新。

与 1.0 版相比,2.0 版在风险精细化管理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它会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划分风险等级,例如将内部 LLM 工具归为低风险场景,而客户支持聊天机器人、欺诈检测系统等则被列为高风险场景,进而实现差异化管控。如此一来,企业便能依据风险等级更合理、高效地分配安全资源。同时,《框架》2.0 版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失控风险应对准则,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风险情况提供了指导方向。在具体安全措施上,明确了访问控制、日志与监控、数据处理、LLM 安全及模型加固等五大类基线控制要求,像实施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建立模型调用日志审计机制、开展敏感数据清洗脱敏等,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相关负责同志指出,《框架》2.0 版的发布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它顺应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大潮流,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强化了治理实践。通过在人工智能安全、伦理、治理等关键方面不断凝聚深化共识,助力打造安全、可信、可控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环境。并且,积极推动构建跨国界、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治理格局,为推进多边机制下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合作贡献力量,最终推动世界范围内技术成果的普惠共享,确保人类社会都能享受到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红利。

.

.

.

.

说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果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内容并不能代表产品厂家,或者是第三方的观点,非专业技术类人员,请勿对服务器设备进行操作,以免造成设备不可使用或数据丢失。同时凯铧互联小编建议用户定期对云服务器数据进行备份保存! 北京凯铧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凯铧互联)由多名前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创立,核心员工来自阿里云、腾讯云等,作为阿里云重要的合作伙伴,专注于为企业用户提供云计算及云计算的解决方案,高端网站建设,设计及维护服务,设计开发经验丰富,用户认可率高.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若您需要帮助, 可以直接扫描添加我们客服微信号,阿里云代理商凯铧互联专业技术团队为您提供全面/便捷/专业的7x24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