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 “刷刷刷” 停不下来?揭秘背后的交互设计逻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睡前拿起手机刷短视频,本来只想看几条就睡觉,结果一刷就过去了一两个小时。

那我们为什么会忍不住一直 “刷刷刷” 呢?这种设计背后又藏着哪些交互逻辑?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刷视频停不下来?揭秘背后值得学习的交互设计套路

一、引导用户的典型交互

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滑动翻页、下拉刷新、等待加载这些操作,做起来根本不用过脑子?

这些精心设计的交互机制,是如何持续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不知不觉就用个不停的呢?先来看看下面几种典型的交互类型。

  1. 无限滚动
    “无限滚动” 通过消除页面的终点,再利用算法推送新内容,让用户能够持续浏览。简单说就是,只要你一直刷屏幕,就能一直看到新内容。

这种设计会让用户注意不到内容的结束,总忍不住觉得 “下一条说不定更有意思”。

在这种无限加载新内容的场景里,用户会无意识地产生 “害怕错过” 的情绪,担心下次会错过更有趣的内容,结果就是刷个不停。

从使用体验来讲,无限滚动省去了翻页的操作,还隐藏了页面终点,是一种能让用户持续消费内容的代表性设计。

  1. 自动播放
    看完一个视频后自动播放下一个,这种体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自动播放看似很方便,不用观看者再点击播放按钮,减少了决策的麻烦。

但实际上,自动播放是在你还没决定 “要不要继续看” 的时候,就替你做了选择,让你不知不觉就陷在视频里出不来。

除了自动播放,视频结尾添加 “查看更多类似内容” 的提示,也是一种延迟用户退出时间的设计。

  1. 下拉刷新
    下拉屏幕就能刷出新内容,这个操作是不是也很熟悉?最早像国外的推特、INS 这些社交平台开发出下拉刷新功能,本来是为了方便大家查看新内容,让操作更顺手。

但现在,下拉刷新也让用户养成了不断想刷新内容的习惯。和无限滚动类似,用户会习惯性地重复下拉,期望通过刷新看到感兴趣的内容,靠着这种不可预测的 “小惊喜”,让人停不下来。

  1. 点赞评论、消息通知等红点反馈
    社交 APP 上那些密密麻麻的 “99+” 消息、点赞、评论等的小红点提示,是不是总让你忍不住点进去看看?

以小红点为代表的徽标(Badge)设计,原本是为了防止用户错过重要通知,但过多的红点提示虽然能起到提醒作用,却悄悄给用户增加了心理压力,总让人觉得有 “未处理完的事”,从而带来一种紧张感。

一些产品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提供了优化方案。比如在消息列表中添加 “清除未读消息” 按钮,方便用户一键清空所有红点,让消息列表变得干净清爽;微信最近更新的仅接收好友与我的互动提示功能,这样共同好友的互动就不会出现红点提示,减少了不必要的干扰。

二、功能的两面性

上面介绍的这些交互方式,其实一开始都是为了方便用户使用而设计的 UX 体验。

用户体验的本质是通过影响用户心理来引导行为。可一旦越界,限制了用户的自主性和选择权,让用户无意识地重复没必要的操作,那可能就不是 “好体验”,而是在悄悄 “操控” 了。

在产品设计领域,通过界面或交互逻辑故意误导、操纵用户决策的行为,被称为 “暗黑模式”(Dark pattern)。“暗黑模式” 看似对用户友好,实际上却在诱导点击、改变用户本意,比如有的弹窗中,“关闭广告” 按钮被设计成触发下载,而真正的关闭按钮尺寸很小且不明显。

今天介绍的这些交互功能,都很容易演变成 “暗黑模式”。

实用和套路之间的界限其实很模糊,一旦越界,体验就会大打折扣。

可能有人会说:“为了让用户多在 APP 中停留,这些似乎成了常见的设计方案。” 但问题是,这种设计会让平台越来越只想着无限制地推送新内容,而不是让用户主动发现优质内容。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刷了半天视频,看着挺热闹,放下手机却觉得什么也没记住,有点浪费时间?

如果这种体验持续下去,用户可能会觉得这个产品 “没效率”“浪费时间”,从长远来看,会降低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度,形成负面的品牌形象。

现在很多业务的考核指标都盯着 “点击量”“播放量”“停留时间” 这些短期数据,这迫使团队只能想办法吸引用户。

但短期好看的数据,往往与长期的用户满意度和服务可靠性相冲突,未必能真正留住用户。因此,需要更复杂、更平衡的设计策略,毕竟产品的目标是留住用户,而不是把用户 “熬走”。

三、良性引导用户的设计原则

  1. 提供终点,留出让用户自己做决策的空间
    可以考虑为信息流添加明确的结束点(虽然实现起来有难度)。尤其是那些对内容质量要求高、期望用户认真观看内容的平台,采用有结尾而非无限滚动的结构,更有利于帮助用户专注于内容,提升内容的可信度。

虽然无限滚动的交互方式容易让使用者沉浸其中,但会降低每条内容的价值,最后导致大家光顾着 “划屏幕”,根本没心思看内容本身。

所以,如果想呈现需要认真看的内容,就可以设计一个有终点的交互界面。那种 “我看完了” 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对用户来说也同样重要。

  1. 提供适量而非超量的反馈
    就像微信 “仅提醒朋友与我的互动” 功能,只接收好友直接回复或点赞自己的提醒,共同好友的其他互动不再有红点提示。这对于有朋友圈 “红点” 焦虑的用户来说,能极大减少没必要的心理负担,提升使用体验。

适当的反馈能鼓励大家互动,但如果这种反馈让大家感到焦虑、越用越累,那就得调整设计了。

  1. 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
    产品通知、推荐里的内容,建议以传达信息为主,尽量减少对用户的情绪刺激,别总是用 “再不看就没了”“现在不看就亏了” 这种套路。虽然这种套路短期内很容易吸引用户点击查看,但时间长了,只会让用户越来越反感。

最后

良好的用户体验,核心是让用户拥有自主权。自动化本身不是坏事,无限滚动、自动播放这些交互确实很方便,但再方便,也需要让用户能自己选择和控制 “什么时候停”“看多少”“怎么用”。

好的设计不是强迫用户点击,而是让大家愿意在产品中多停留,下次还想用。良性互动才能创造出可持续的用户体验。

.

.

.

.

.

.

说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果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内容并不能代表产品厂家,或者是第三方的观点,非专业技术类人员,请勿对服务器设备进行操作,以免造成设备不可使用或数据丢失。同时凯铧互联小编建议用户定期对云服务器数据进行备份保存! 北京凯铧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凯铧互联)由多名前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创立,核心员工来自阿里云、腾讯云等,作为阿里云重要的合作伙伴,专注于为企业用户提供云计算及云计算的解决方案,高端网站建设,设计及维护服务,设计开发经验丰富,用户认可率高.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若您需要帮助, 可以直接扫描添加我们客服微信号,阿里云代理商凯铧互联专业技术团队为您提供全面/便捷/专业的7x24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