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生意的诱惑,让曾经的潮玩代表泡泡玛特和 “十元店” 巨头名创优品越走越近,活像对 “异父异母的双胞胎”。
如今走进两家店,差异越来越模糊:名创优品把货架按 “三丽鸥”” 迪士尼 “等 IP 分区,盲盒摆到了 C 位;泡泡玛特则缩减盲盒占比,塞进了水杯、衣架、猫窝等生活杂货。连门店风格都开始” 撞脸 “,前阵子泡泡玛特泰国旗舰店就因和名创优品上海某店风格相似冲上热搜,网友发现两者都爱用高饱和色,功能区划分、天花板设计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作为资深潮玩迷,小编明显感觉:以前去泡泡玛特是冲精致盲盒,去名创优品是买平价日用品,现在却常常 “逛错店”。两者的盲盒虽有区别 —— 泡泡玛特靠独家 IP 和优质材质赢在收藏价值,名创优品以授权 IP 和低价实用吸引普通消费者,但品类重合度越来越高。
这背后是两家在抢同一批年轻客群:都瞄准爱高颜值、爱分享的 Z 世代,都靠购物中心门店和社交平台引流,连 “饥饿营销”” 限量发售 ” 都玩得一样溜。说白了,都是想靠 IP 找新增长曲线 —— 名创优品靠漫威等联名款翻了业绩,泡泡玛特则从盲盒向全品类生活方式品牌扩张,连海外市场都打得火热。
小编觉得,这就像优衣库和 ZARA 的界限模糊,是市场泛化的必然。但泡泡玛特已把 “盲盒” 标签刻进消费者心智,名创优品还缺个爆火自有 IP。未来谁能成 IP 生活方式的老大?关键看谁能把情感价值注入日常,而非只赚快钱 —— 毕竟,真正的 IP 生意,得让 IP 成为 “过日子的一部分”。
.
.
.
.
.
